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工具之一。
本文原载于《中国金融》2018年第12期 进入专题: 中国 金融体系 。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规则趋严,巴塞尔协议Ⅲ、总吸收能力(TLAC)标准等都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资本要求,需要研究出台合法合规的资本补充工具,明确合格投资者范围。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资本、风险和业务隔离并不明确,存在套利空间,所以有大量金融控股公司设立。又如,美国支持无力供房的个体贷款买房,引发了2007年次贷危机。同时,为了合理控制收入分配差距,防范内部人控制,应将员工持股计划统一纳入薪酬管理,确保其认购资金来源为自有合法资金,并对员工个体和全员持股占比、锁定期、业绩目标等进行规范。而美国管理体系较为严格,在立法层面建立了较为严密的内部防火墙。我国中央企业同样热衷投资金融。
在SNA体系下,近几年我国GDP快速增加,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不容忽视。金融天然具有逐利性,对利润低、成本高、风险大的小微客户缺少关注。省联社当然也有做的好的地方,比如开发系统、培训干部等。
同时要规范市场行为,在保护个人隐私和运用大数据分析之间划一道界线。举个例子,100块钱的存款70块钱留在农村,30块钱输出到城市里去了。不过农村金融的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两个问题,不是一回事。再去服务下面的80%的客户,在经济上往往不合算。
我们说到农村金融想到最多的是信贷问题,但实际上农民所需要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经演讲者审订) 进入 黄益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农村金融 。

1979年,农村信用社的权限从中国人民银行转到中国农业银行。到1983年开始各地成立县信用联社,在这个时候农村信用社仍然是中国农业银行的一个部分。但农村企业与农民的基本特点就是规模小、不稳定、缺乏数据、也没有抵押资产。但是农信社的业务一直做得不是很好。
第一个问题是农村金融失血。第二是各省成立省联社,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央最后把处置信用社问题的责任交给了省政府。第二是建立金融市场非歧视性准入准则,鼓励民营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增加竞争。如果深入地看,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没有真正找到更有效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
我们知道,资金需求量一定是跟资金成本相关的。有相当多的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农村金融难做甚至普惠金融难做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看农村金融机构,你会发现它吸收存款的量远远超过贷款的量。
我们看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越高利率越高,其实在我们的融资市场应该也是如此,但目前我们看到的正规金融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是分隔的,风险收益率曲线中间出现了断点。但管得太死结果就是竞争不够。比如要是贷款利率太高了,监管部门的领导就会打电话来表示关切。我们现在的农村金融管制比较严格,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比较少,竞争不充分,农信社、农商行在当地一家独大,缺乏竞争,绩效较差。准入管制 农村金融市场管制是指金融机构的成立和市场准入以牌照管理的形式受到管控。为什么会造成两个极端的问题?其实是因为金融改革没有到位。
当时的考虑是把它变成农村合作组织。我们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为什么比其他国家做得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很多有应用场景的移动终端,比如淘宝、京东等各种上亿用户的平台,这样的话获客成本就非常低。
即使找到了客户,要把钱贷给他,还需要判断风险有多大,客户有没有还钱能力。政策乱象 去地方调研还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概念上的混淆。
建议明确双层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可以把监管政策的实施责任交给地方的金融监管局。因此,我们在考虑农村金融服务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要求服务水平跟城市的金融服务拉齐,更不能要求其融资成本与城市拉齐。
你有能力有本事从中央政府申请钱支持农民或者补贴农民,我大力支持。比如,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去给农民贷款,这个也许大家都能接受。在计划经济年代,对金融交易的需求很少。第二个例子是网商银行。
也就是说过去做得不好,未来可能真的有一个重大的关口,为我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机会。为什么那些大型银行的网点都从县级区域撤回来了?主要就是客户既少又分散,办分行规模不经济。
我们原来的考虑是,村镇银行可以在当地的金融服务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但网商银行面临一个很大的约束,就是不能远程开户,意思是说每个人开账户都必须要面对面。
2016年,新疆共有8921个行政村、300万家农户家庭和1250万农村居民,目前被信用社服务覆盖了的只有一半。第三是遵循谁出资、谁决策、谁承诺担后果的原则理顺农村信用社的公司治理机制。
在金融行业有一个所谓的二八法则,就是说你只要抓住最上面20%的客户,基本上就占有80%的市场份额。省联社管县联社的风险状况,但却不承担责任。大家对农村输出剩余劳动力,似乎没有什么抱怨。第二类是农业生产户,养牛、养羊、种粮、种水果等。
二、建议省联社转型为市场基础上的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定位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等,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服务职能,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因为金融交易是要能够控制风险和最后获利的,它不同于慈善事业。
农村金融难做,有一些特殊的原因,过去十五年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但尚未从根本上克服农村金融的障碍。第二是我们过去出台一些政策可能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起了反作用。
一直到1996年,当时有一个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决定,然后农村信用社才开始和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为什么普惠金融难做?无非就是两个困难,第一个是获客,第二个是风控。 |